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市快讯

启东市南城区街道南苑一村社区:构建互嵌式社区 共谱民族团结新乐章

来源: 启东民宗局 发布时间:2025-03-19 字体:[ ]

近年来,启东市南城区街道南苑一村社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立足社区实际,积极探索创新,通过创新组织架构、激活文化纽带、深化治理效能,全力打造“社会互嵌生态圈”,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工作,让民族团结之花在社区的每一个角落绚丽绽放。

健全组织架构稳固民族团结基石。社区打破传统行政化管理模式,构建“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立体化组织体系,为构建互嵌式社区提供制度保障。社区党总支牵头建立“1+3+N”服务体系。1个核心:成立“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委员会”,统筹资源调度;3级网格:划分“社区-片区-楼幢”三级网格,选聘12名各族党员担任“民族事务协调员”,划分党员责任区,定期收集群众需求,形成“收集-分析-整改-反馈-评价”长效机制;N支队伍:组建政策宣讲、矛盾调解、文化传承等8支志愿服务队,成员涵盖汉族、回族、满族等8个民族。社区通过以党组织为核心,搭建多元共治平台,将民族团结融入治理“毛细血管”。

巧用传统节日推动民族文化交融。社区将传统节日转化为文化交融的载体,打造“节庆+”模式,让民族文化在互动中焕发新活力。节庆活动的“双向赋能”。春节期间,辖区各族群众齐聚一堂,写书法、共阅读,在互动交流中增进对各族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元宵佳节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 共庆元宵心连心”游园会活动,通过民族歌舞表演、民俗游戏体验等,共同品味传统节庆风俗、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以端午佳节为契机,开展“同心共庆迎端午 政策宣传入民心”活动,打通党的民族政策宣传的“最后一公里”。文化记忆的当代转化。建立“民族记忆工坊”,邀请满族老人传授旗袍盘扣技艺,让当代年轻人重拾时代记忆。组织开展“我家有宝”活动,通过老物件展示,让青少年了解家乡历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培养爱国情怀。

深化基层治理提升民族团结成效。社区将民族团结嵌入治理全过程,通过“三化”建设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服务供给精准化。建立各族群众需求动态数据库,实施“彩虹服务计划”。橙色帮扶:为12户困难少数民族家庭制定一对一帮扶方案;绿色通道:在社区服务大厅设置“红石榴”服务窗口,开展业务代办服务。紫色文化:各族群众组建紫荆花文艺队”,开展巡演40余场。矛盾调解专业化。“三官一律”代表与社区负责人签订常态化法律咨询服务协议,为各族群众提供更加便捷、专业的法律援助服务。创设“石榴籽议事厅”,由社区法律顾问、民族工作者、心理医生组成专家库,创新“文化解释+法律释明”调解法,2024年为各族群众累计成功化解矛盾纠纷28起,调解满意率达100%。治理模式智慧化。建立“民族e家”微信群,动态掌握社区少数民族人口流动情况,及时了解服务需求;开通“民族文化云课堂”,累计上线教学视频127个;建立互助积分制度,居民可参与志愿服务兑换礼品。

下阶段,社区将围绕“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积极探索民族团结进步的新途径、新举措,把落实“互嵌式”社区建设融入到社区发展中去,让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