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市快讯

通州区:构建“1+4”工作体系推进民营企业民族工作

来源: 通州区民宗局 发布时间:2021-11-09 字体:[ ]

南通市通州区是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也是民营经济发达地区。近年来,通州区委统战部、区民族宗教局坚持上下联动、政企合作,以构建“1+4”工作体系为抓手,推进民营企业民族工作。“1”即围绕一个主题主线,加强少数民族团结引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少数民族创业发展;“4”即构建四项工作体系,通过强化企业民族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关心关爱体系、人才培育体系、服务保障体系,推进党的民族政策在民营企业落地落实。

雄邦压铸(南通)有限公司是通州一家专业从事汽车零部件生产的上规模企业,也是一家上市公司。现有员工1250人,其中少数民族职工262人,涉及回族、东乡族、土家族、彝族等10个民族,主要来自四川、甘肃、云南、山西等7个省份,回族占少数民族员工的60%以上。区委统战部、区民族宗教局从企业实际出发,引导企业把做好民族工作与促进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少数民族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实现了企业稳定发展与民族团结进步“双赢”。去年10月,该企业被江苏省政府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一、构建组织领导体系,突出党建引领、政企联动。区委统战部、区民族宗教局充分发挥区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和民族宗教工作协调机制的积极作用,会同组织部、发改委、人社局、工商联和南通高新区经济发展局等单位,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多方协作、协同推进,共同关心支持民营企业民族工作的组织领导体系。引导企业切实增强“员工好,企业才会好”的发展理念,正确处理企业发展与民族团结的关系,关心关爱少数民族职工。发挥企业党组织作用,加强企业相关负责同志党的民族政策学习教育,强化政治引领,推动党的民族政策在企业落地生根。打造“雄邦压铸红石榴家园”实践创新基地,加强民营企业民族工作示范引领。压实镇街、社区和企业党组织工作责任,凝聚工作合力。

二、构建关心关爱体系,突出民族团结、平等相待。推动企业把对少数民族员工的关心关爱落实到日常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雄邦压铸,公司把“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念融入企业文化,从高层管理技术人员到车间班组普通员工,不论哪个民族、不论哪种工种的员工,全部一视同仁、平等相待、同工同酬。公司设有民族工作室、职工活动室、图书室和民族团结员工公寓等场所,针对回族员工饮食习惯,单独设立清真食堂,聘请回民厨师,烹饪清真餐食;并满足员工个性化需求,加工清真拉面。为便于少数民族员工来通探亲,公司还专门租赁附近小区住宅,设立少数民族员工公寓,以方便家人团聚。在此基础上,公司还通过开展职工运动会、篮球比赛、拔河比赛以及文艺演出等活动,加强不同民族职工的相互交流,增进民族团结、情感交融,促进员工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团结协同,共同营造“以员工为根本,以技术为先导,以质量为保证,以管理为基础,诚信为本,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

三、构建人才培育体系,突出技能培养、能力提升。公司把员工培训培养摆在突出位置,特别是针对不同地区少数民族员工文化水平、技能业务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积极搭建多个平台,加强人才培育,推动共同进步。如搭建对口招聘平台,公司远赴四川、甘肃、云南、山西、湖北、河南等中西部地区召开现场招聘会,鼓励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到企业创业就业;搭建技能培训平台,对文化学历较低、没有工作经验的少数民族员工,进行全方位技能培训,并通过以老带新,搞好传帮带,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岗位;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积极选送优秀、年轻的员工赴职业技术学校进行定向培养,提升学历层次;搭建技能比武平台,按季度定期组织同工种的员工进行同台竞技,通过比学赶超,促进少数民族员工技能提升、业务提升、能力提升;搭建岗位晋升平台,综合考虑岗位实绩、业务能力、综合素质等多方面因素,加强人才发掘、培养、选拔,帮助他们提供更为宽广的成长空间,让每个少数民族员工都有公平的晋升机会。截止目前,该企业已安排1名少数民族员工走上中层管理岗位,10名担任企业车间不同工种技术人员。全区民营企业少数民族同胞中,有6人担任企业高级管理人员,1人担任省人大代表,4人担任市、区两级政协委员。

四、构建服务保障体系,突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公司尊重少数民族员工宗教信仰自由和风俗习惯,积极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在少数民族重要节日和宗教活动日,公司安排少数民族员工带薪休假,组织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娱乐活动。每年开斋节,公司专门安排车辆接送回族员工到南通清真寺参加宗教活动;在古尔邦节,公司还让清真食堂准备羊肉、牛肉、馓子、蜜枣等美食,支持他们欢庆节日,让远离家乡的少数民族员工感受到家的温暖。去年初,受新冠疫情影响,大批少数民族员工滞留家乡,公司多次安排大巴车远赴四川、甘肃等地接回150多名员工,并在隔离期间热心照顾他们日常生活,有力保障了企业复工复产和正常运营。在此基础上,公司还积极做好少数民族员工子女入学、困难救助等工作,协调化解矛盾纠纷,保障和维护他们的正当合法权益,帮助他们安心工作,解决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