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育教学,海门区海门街道依托“红石榴”基地姊妹篇及各民族站点,联合多个学校开展“石榴花开”系列活动,有效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民族团结的观念,争做民族团结的维护者和践行者,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谱“同心曲”,弘扬团结主旋律。一首《我爱中华》开启“中华民族大团结”进校区活动,也正式揭牌红石榴进校园项目。通过系统讲解民族政策、知识,开展民族小知识竞赛,邀请蒙古族、苗族、彝族等民族学生展示不同民族的建筑、节日、风俗、服饰、语言文字特色,分享民族英雄、民族团结事迹,让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奏“成长曲”,引领快乐感情谊。在“红石榴家园”基地及站点开展“民族一家亲”、“童心向党喜迎二十大”、“民族少年行”、“民族剪纸·纳福迎祥”等活动,丰富孩子们假期生活的同时,也将民族情融进生活。通过讲述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历史,带领体会各族人民密切交往、守望相助、休戚与共的深厚情谊;通过宣读“心连心、手拉手、同呼吸、共命运”的承诺,鼓励关爱民族小伙伴;通过民族纽扣画、剪纸等手工合作,在快乐中促进民族友谊。
唱“逐梦曲”,花开满园向未来。一堂别开生面的“民族团结开学第一课”,为“民族团结红石榴课堂”入驻校园拉开序幕。红石榴课堂作为一个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创新载体,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各民族孩子像花儿一样绽放在校园。在党的二十大来临之际,海门区海门街道将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将“红石榴”培育成各族群众守望互助的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