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东校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守正创新、勇毅前行,统筹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课程、融入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是党建铸魂,坚守初心。学校本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宗旨,修养过硬的政治品德,以德正身、兴德修为。3月,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和年轻教师参观云南宁蒗支教优秀群体事迹展,让全体参观人员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深刻理解“山海之约”、“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深刻内涵。4月,东校区党支部积极响应总支号召,强势推进书记项目“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困境儿童结对帮扶活动,在帮扶过程中涌现出了吴海惠、周莉等一批感人优秀案例,充分彰显了“道德优美、学术纯粹”的城南教师形象。
二是温澜潮生,以文养韵。学校充分挖掘非遗项目所存在的文化认知、技艺传递、道德渗透、民族交融的功能,充分开发非遗项目:花鼓乡韵、草药馨韵、桑蚕丝韵、方絮余韵。同时,多方面营造非遗传承文化氛围:打造非遗传承文化长廊,开展非遗传承系列活动。三年级开展中草药研学主题活动,五年级开展古法造纸,传承千年匠心。在各类非遗文化活动中传授民族文化内涵与底蕴,根植民族团结种子在孩子们心底。
三是民族团结,以文为友。广泛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系列活动,深化团结进步。老师们根据他们在班学习、生活情况,与部分孩子结对帮扶,进行全方位关心帮助。六一节,学校为少数民族儿童开展专场才艺秀活动,带领他们参与古法造纸、包粽子等汉族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让他们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