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市快讯

港闸区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来源: 港闸区民宗局 发布时间:2018-09-19 字体:[ ]

今年以来,港闸区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强化各民族人员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的紧紧抱在一起,不仅使生活在港闸区的各族群众有家一样的感觉,而且也有力地促进了港闸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突出政治。港闸区严把民宗干部入口关,坚持用人标准,把讲政治、讲原则、守纪律的人员,选进民宗干部队伍中来;对有思想问题的,尤其是想通过进民宗部门,而达到喜爱某种宗教的人员,则坚决予以“卡住”,不让这些人员混进民宗干部队伍中,保持民宗干部队伍的“纯洁性”。港闸区成立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分管领导担任组长,亲自负责协调全区民族宗教方面的工作。区民宗局把政治学习,放在重要的位置,充分利用支部会、局务会等形式,组织局机关工作人员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对民族宗教工作的最新要求最新指示最新部署等,从而使局机关工作人员都能够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

突出业务。民族宗教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原则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不注重学习,不注重积累,不注重研究,要把民族宗教工作做深、做透,做到位,是很难得。区民宗局针对工作人员少,工作任务重,制定“青蓝计划”,即让经验丰富的、工作能力强的人员,带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员。通过这个“青蓝计划”,很快地让局机关及基层的年轻民宗干部熟悉了民宗工作,并能够独当一面的做好民宗工作了。同时,区民宗局制定业务学习计划,采用集中学习和自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以推动全区民宗干部深化业务的学习和研究。今年以来,区民宗局要求民宗干部围绕两本书来开展学习活动,即《新中国民族工作十讲》、《新时期宗教工作文献选编》,并切实做好《中国宗教》、《中国民族》、《江苏民族宗教》学习。

三是突出调研。“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区民宗局在确定今年为学习年的同时,又确定为今年为调研年。这犹如是提升全区民宗干部业务能力的两辆马车,车之两翼,缺一不可。年初,区民宗局根据省、市民宗部门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全年调研工作计划,并列出了课题题目。在开展调研活动中,局领导亲自领课题,亲自带队,亲自负责撰写调研报告,每当在调研活动中遇到困难时,也是局领导勇于担当,勇于帮助解决问题。截止今年8月底,区民宗局先后完成了《港闸区流动穆斯林服务管理的调查与思考》、《港闸区流动少数民族的调查与思考》等六篇调研报告,从而使民宗干部不仅了解和掌握了全区民族宗教的面上的工作,而且也极大地提升了民宗干部对工作的思考力、掌控力。

四是突出网格。对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管理与服务,港闸区结合网络管理的办法,建立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员三级网格化工作模式。这三级网格为:街道设一级网格,社区(村、民族学校及少数民族职工集中的企业)设二级网格,楼道(村民小组、社会组织)为三级网格。一二三级网格分别设指导员、联络员、信息员各一名。街道指导员由分管统战、民族、宗教的领导兼任;社区联络员由村(社区)分管统战的支委或主任兼任;楼道信息员由楼道长(村民组长)担任。网格设立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保证对所有少数民族服务对象“全覆盖”。通过普查弄清网格内民族人口详细情况,服务对象可以就近找到服务人员,并向服务人员反映遇到或是碰到的问题,并引起重视,从而以最快的速度使得问题解决。

五是突出服务。区民宗局充分利用区委民族宗教领导小组的作用,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向区委、区政府领导,向教育、民政、人社等部门领导汇报民族工作上的情况。定期,就是每年年中、年尾,向其汇报;不定期,就是遇到事情后,及时汇报与沟通。近几年,随着港闸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到区来务工、经商等的流动少数民族人员明显增加,其子女入学成立突出问题。按照区有关规定,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子女就很难入学。区民宗局对于少数民族子女入学工作十分重视,每年都要不定期地向区领导汇报数次,与教育等部门沟通数次,希望在港闸区生活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子女,能够与本区人员的子女一样的不仅顺利就学,而且能够就近上自己满意的学校。今年港闸区解决了12名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子女入学,受到了广大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好评。

六是突出文化。与各族群众能够较好的交流交往交融,文化的认同,是一个重要因素。港闸区民宗局与街道、村(社区),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员进行文化调研,发现少数民族流动人员中,有文艺天赋很高的人,其不仅能歌善舞,而且还能够根据时代的要求,创作文艺作品。港闸区民宗局就充分利用这些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文艺才能,提供好的条件和好的氛围,让其才能在港闸区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港闸区民宗局在文化调研中,也发现了很多流动少数民族中的文艺“苗子”,并对这些文艺“苗子”倍加珍惜,进行了精心的培养,从而促进了尽快成才。现在,全区基层单位,对流动少数民族有文艺才能的人都很重视,在开展文艺演出活动时,都会积极推荐其参加活动,这不仅提升了文艺演出的品味,而且也更加有力地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与港闸文化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