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市快讯

海门区“三个聚焦”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见行见效

来源: 海门区民宗局 发布时间:2023-09-26 字体:[ ]

今年以来,海门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宣传教育方面突出“三个”聚焦,不断深化内涵、丰富载体、创新形式,拓展宣传教育覆盖面,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创建工作的良好氛围,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见行见效。

聚焦主题主线,形成思想共识。海门区把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将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纳入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重要学习内容,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在“民族团结进步宣讲月”期间,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班,邀请各区镇(街道)统战委员、民宗专职工作人员、全区民族界代表人士共计60余人参加,通过专家授课、现场教学、座谈讨论、学思分享等方式,进一步深化民族工作干部和民族界代表人士对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另外,区民宗部门牵头专门组建红石榴志愿宣讲队伍,在基层广泛开展宣讲活动,优秀红石榴志愿宣讲员宗志华、高乐,通过讲述亲身经历,引起广大群众对各民族守望相助、休戚与共的强烈共鸣,营造了浓厚的民族团结宣传氛围。

聚焦示范引领,构筑共有家园。为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全区广泛动员组织各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开学第一课”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经统计,全区约26所中小学、幼儿园积极开展此项活动,发动师生及家长达6000多人次。部机关民族干部联合各区镇(街道)民宗专职工作人员,通过多方组织联动、广泛宣传发动、迅速采取行动等举措,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是各民族的大家庭,从而教育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形成发展过程以及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进一步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大力支持社区联合学校共同推出“石榴课堂”。学校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红石榴家园宣传教育阵地等平台载体,积极发挥红石榴志愿者强大的宣传力量。

聚焦文化互融,促进广泛交流。在全区开展“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活动,建立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区委统战部(民宗局)联合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积极组织全区民族界代表人士和各族群众积极参与“东洲情映石榴红 民主团结‘竞’相融”海门区民族团结进步网络知识竞赛。据当前统计,全区约900余次参与本次活动。以城乡社区为依托,充分利用红石榴家园为活动载体,采用“线上大力宣传+线下开展活动”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扎实推动各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以学校、为民服务窗口为依托,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通过在办公场所、服务窗口设置“请讲普通话”提示牌、张贴公益海报、宣传引导等方式,友好提醒办事群众和来访宾客时引用普通话。通过增加互动性、体现融入感的方式,促使各族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人数逐次增加、人群范围逐步扩大,迅速在全区掀起一股讲普通话、用规范语的热潮,让各族群众在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对国家通用语言的运用程度也在不断增强。

下阶段,海门区将积极整合资源,发动全社会的力量,不断推动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走深走实。

image.png

image.png